网上有关“琅岐的海岛建设”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琅岐的海岛建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琅岐镇加快海岛建设 。“七五 ”期间,海岛建设总投资1530万元,先后完成人畜饮水等建设工程。1991年以来 ,继续投资2亿元,作为岛上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到1997年底,建有一座11万伏变电站 ,日供水1万吨的自来水厂及6个自来水供水站;建有万门程控电话模块局,已开通9240门程控电话 。开辟商业街750米,拓宽改造旧街1000多米。全岛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
琅岐岛江海通津,水陆交通便捷 。琅岐港为闽江下游三大港口(福州港 、马尾港、琅岐港)之一 ,为闽江门户港口。江阔港深,不冻不淤,为良好避风港和对外通商口岸 ,岛西北部江岸可建2万吨泊位的码头,利于对外、对台通商。岛西部新道建有300吨轮渡滚装码头,与104国道接连 。岛南面建有福州琅岐大桥及接线公路 ,与长乐国际机场 、松下深水码头、福厦高速公路接轨。建成环岛水泥路及江滨水泥路、度假村公路等绿色通道。已开辟琅岐至福州40路班车,轮渡码头(东岐)至福州36路班车,琅岐至福州中巴车站 ,长乐金峰至连江县城,以及闽东至闽南的车辆多由琅岐岛过境,陆上交通四通八达。岛上设有闽江下游航管站 ,福州至琅岐的班船 、快艇以及福州至连江粗芦岛的班船均在琅岐客运码头靠泊 。全镇有运输单位5家,大小货运船只200多艘,农用运输汽车100多辆,货车10余辆 ,还有中巴、小汽车、的士100多辆。
琅岐岛为滨海生态旅游区。有龙鼓海滨度假村的夏威夷四季会议度假中心 、金鸡花园、琅岐会议接待中心、金鸡游艇码头、园元山庄 、电信培训中心、邮政培训中心等宾馆、别墅 。旅游景点有:白云寺 、天竺寺、南山寺、天安寺 、金牌山古炮台遗址、天后宫、泰山庙 、昭烈王庙、尚书墓,以及朱、董 、江、陈氏宗祠,还有度假村的砚池湖、古朴树林、金鸡 、白猴以及滨海田园风光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如绿丰、万叶园 、鑫泰盛四季果园等。 琅岐岛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人烟。唐辟海陬,宋稠庐宇,明标宦绩 ,清振科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岛 。岛上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历史上中进士、举人的有40多人。宋明时期 ,出过3位尚书:宋朝参知政事、礼部尚书林存,兵部尚书王祖道,明代礼部尚书陈文肃 。还有贵州左布政使董和 、户部郎中江文沛、韶州司马董廷钦、工部员外郎董养河 ,清代川东兵备道陈燮,民国海军中将任光宇 、北京高等法庭庭长翁敬棠,民革福建主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通等。琅岐已公布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金牌炮台、衙前陈氏宗祠 、董廷钦墓(附属文物下岐董氏宗祠)。已开放的寺庙有:白云寺、天安寺、南山寺、天竺寺 、下岐天后宫、海屿天后宫,基督教堂有村前里堂、海屿堂及金砂 、凤窝、云龙等基督教活动点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意大利茂丽财团、日本东帝士财团 、台湾羽田财团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曾先后到琅岐考察。1994年7月19日,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琅岐建设现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和具有田园风光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区;随后,琅岐又成为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实验区。
七、未来建设 福州琅岐经济区管委会透露 ,按照经济区的最新规划,目前已启动包括琅岐闽江大桥 、琅岐环岛堤路、琅岐总体规划、雁行江整治建设 、琅岐全岛供水在内的“五大工程”,这也将全面带动琅岐的开发建设 ,未来的琅岐将是闽江口区域适宜创业、观光休闲、优美宜居的福州新城区。
我省已明确福州开发区扩大到琅岐岛18平方公里,琅岐的发展布局已提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战略布局 。
福州市区到琅岐仅20分钟
从琅岐经济区传来的最新消息,琅岐闽江大桥选址在亭江东岐码头上游约800米处 ,目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审查,并进入初步设计阶段。
该大桥及接线工程将采用造型美观的双塔(等高)斜拉桥,主桥长1160米 ,宽约28.2米,双向4车道(远期预留6车道),大桥主跨宽达680米,按照一级公路兼具城市一级主干道的标准设计 ,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近20亿元。建成后是福建省桥梁中主跨度最大的大桥,还将成为主跨度世界前十大的斜拉桥之一 。
今年 ,琅岐经济区成立10周年,琅岐闽江大桥将于下半年动工,为纪念经济区成立1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据悉 ,大桥将力争于2013年底建成通车,大桥拟从化工路互通打通隧道连接琅岐闽江大桥直达琅岐的快速通道,这个通道一旦打开 ,届时福州市区到琅岐将只需约20分钟!
后琅岐岛也有环岛路
琅岐经济区管委会透露,规划建设中的环岛堤路长44.6公里、主线长25.8公里,宽80米 ,堤路结合,按照50年一遇的防潮防涝标准进行设计,总投资约35亿元,建成后不仅使琅岐环岛交通 、对外通道形成闭合回路 ,全面提升防潮防涝能力,更将环岛沿线打造成为环琅岐岛的一条亮丽景观带,极大提升琅岐的形象和品位。目前 ,该项目已完成预可,其中1号路将于年内动工建设 。
未来沿着环岛路看琅岐的风景,看到的将是一个生态海岛城。按照福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对琅岐总体规划进行国际招标。目前,国际招标的有关前期工作已经展开,年底前将完成总体规划 。
“通过高起点、高水平 、高标准、高层次的规划设计 ,充分利用好琅岐山水相连、绿色生态的特色资源,努力把琅岐建设成为福州的‘浦东’ 、闽江口的‘明珠’,成为福州乃至福建省人居最舒适的生态海岛城。”琅岐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 ,琅岐年内将启动对雁行江及其周边的规划工作,对全长6公里的河道进行疏浚整治,建成100—120米宽的雁行江,力求把这条琅岐的“母亲河 ”建成集防洪排涝、旅游休闲、生态景观为一体 ,独具海岛特色的生态休闲景观带,成为闽江口明珠的“玉带” 。
而在未来2-3年时间内,琅岐全岛供水工程将铺开 ,集中财力实施过江引水工程的后续建设,全面完成各片区 、村自来水管网建设,建立稳定的水源 ,从根本上解决琅岐生活、生产和项目开发用水问题。
大财团“空降”
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
未来的琅岐,目标是建设成闽江口区域适宜创业、观光休闲 、优美宜居的福州新城区,上个月 ,大连万达集团投资团队与福州马尾区签署《福州琅岐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框架协议》。
琅岐岛地处闽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东临大海 ,全岛总面积92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五大岛。根据协议,投资建设的是集购物、餐饮、旅游、娱乐 、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项目,计划新建星级酒店、风情一条街 、游艇俱乐部、大型游乐场等配套项目 ,按照国际旅游岛的规格来打造,项目计划从明年上半年动工建设 。
有专家指出,大财团的介入 ,增添了琅岐岛的活力,未来这里将是集齐现代元素的生态海岛城。
林氏宗族通用联
吴庄村位于琅岐岛中部,是琅岐经济区管委会所在地 ,系琅岐岛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吴庄村地势平坦肥沃,村落分散,总面积61万平方米 ,其中耕地面积3000多亩,林地面积4100亩 。全村44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6300多人 ,1830户,旅居海外“三胞 ”3000多人,吴庄村党委下设四个党支部:东升支部、红旗支部、前进支部 、胜利支部,党员114人。辖内有吴庄、洋下、坂顶 、郑前、王厝前、坂头等6个自然村 ,44个村民小组,是新兴的侨村。吴庄村作为一个文明古村,曾多次荣获区科技示范村、文明卫生村 、区镇先进单位、红旗单位等光荣称号 。
一、抓好侨乡教育投资工作
原福州市吴庄小学建于1951年 ,坐落于琅岐经济区吴庄村东侧大王宫后面,前面靠着玄帝宫,周边封建迷信活动频繁 ,校舍简陋破旧,其中一幢教学楼已属危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严重影响正常教学。
我村利用侨乡优势,通过各种方式让吴庄村旅美华侨得知吴庄小学教学楼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隐患。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让孩子们有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以华侨林清武先生带头发动在美华侨集资建校献爱心活动 。特别是林清武先生带头一举捐资55万美元 ,他的善举感动了的所有在美华侨,在美华侨纷纷慷慨解囊为建设吴庄华侨小学献资献策献力。吴庄华侨小学在旅美华侨热心捐资积极参与下,占地面积29.3亩,造价1050万元的吴庄华侨小学工程已于2007年5月份落成峻工并举行了落成庆典。
二 、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莆田有兴化粉 ,云南有过桥米线,重庆有担担面,”这些区域都有他们响当当的地方标志性食品 ,而“米浆面”(俗称“米燕 ”)则是吴庄村久违了的传统食品 。“米浆面”口感润滑、鲜香可口,是开胃养胃的佳品。
“米浆面”的制作工艺独特,至少要经过磨米成浆、铁盘匀浆 、清蒸“米片”、晾晒“米片 ”和切片成丝等这五道工序 ,其历史悠久,至少有上百年历史,但目前的“米浆面”还停留在家庭式的小作坊生产阶段 ,并未形成规模。
近年来,我村通过利用吴庄传统手工“米浆面”的知名度,牵头企业和“米浆面 ”制作户 ,与聚春园集团的合作,将“米浆面”推向福州的酒楼餐桌,打响了“米浆面”的品牌。下一步将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对产品进行精包装 ,利用侨乡的优势把吴庄“米浆面 ”推向美国市场 。
三、高效推进吴庄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进行
在琅岐区 、镇领导班子和各部门的关怀与推动下,目前已通过市规划局会审,并通过马尾区审批 ,向市里报批。建筑方案已初具规模。新农村规划建设项目将会解决常年困扰我村村民住房难、住房条件差等问题,使得我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2020年12月23日,2020年福建省森林村庄名单出炉 ,吴庄村入选。
吴庄村附近有南兜游击队驻地旧址、江涛烈士陵园 、金牌炮台、南兜游击队旧址、龙台林存墓、凤窝烟台山炮台遗址等旅游景点,有琅岐红_ 、佛跳墙、福州纸伞、醉排骨 、七星鱼丸等特产。
部分林氏通用联
林氏宗祠四言通用联 九龙衍派;双桂遗风 。
上联典指林姓名人、林氏始祖林坚三十四代孙林皋事典。
皋为比干子孙,战国时任赵国宰相 ,权倾一时,德高望重。
他有子九人:林仁、林年 、林升、林昶、林文 、林曜、林岳、林佐 、林卫,受家风影响 ,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林皋则被称为“九龙之父” ,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 ” 。
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以玉的十种特质 ,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仁、智、义、礼 、乐、忠、信 、天、地、德)之门”。
为后来林氏堂号"九龙堂"和“十德堂”之始。
下联典指唐代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 。
林藻,字纬乾,莆田人。
少负奇志。
与欧阳詹刻意文学 ,用宏词擢第,郡人举进士自藻始。
九龙世泽;十德家声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
九龙衍派;双鹤入云。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 。
下联典指北宋杭州钱塘人林大年,英宗时官侍御史。
曾蓄养双鹤 ,放之可入云端,归来仍自回笼中。
梅鹤风标;露鸟孝瑞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967-1028),字君复 ,后人称为和靖先生。
钱塘人。
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子,与梅花 、仙鹤作伴 ,称“梅妻鹤子 ” 。
有《林和靖诗集》。
下联典指唐代进士、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
露禽孝瑞;梅鹤高风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莆田人林藻,字纬乾,少年时有大志 ,凭宏词中进士,贞元年间官至殿中侍御史。
双亲死后,他在墓旁筑庐守孝 ,有仙鹤飞来,饮露而去,人们认为是他的孝感所致。
下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 ,字君复,钱塘人,隐居西湖孤山 ,赏梅养鹤,终身不做官,也不婚娶,人称“梅妻鹤子” ,死后谥和靖先生。
诗作风格谈远,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著有《林和靖诗集》 。
西河世泽;务本家声。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西河为林氏总堂号,全联典指春秋·林放 ,孔子学生,尝问礼之本,孔子以时方遂末 ,而放独能有志于本,故以“大哉”称之。
御夷励志;助夫解围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林则徐禁烟卓有成效,因受诬革职 ,后谪戍伊犁。
下联典指清·沈葆桢守广信,林则徐之女刺指血作书,乞援于玉山镇总兵饶廷选 ,助夫解围。
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福州市南台岛林浦村林氏宗祠“四知堂”联。
林浦村家庙、宗祠众多,如“士大夫林公祠 ” 、“济斋林公家庙”、“见泉林公家庙”等。
其中最为壮观的是“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 ” ,是明正德年间林瀚为其祖所建 。
庙前有一池塘,人称“纱帽池”;门前一对青石雕石狮,威严雄壮 ,它是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琉球林喜公后裔1989年所赠。
日本琉球有“林姓会”,其始祖林喜,原是林浦村人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受明朝 *** 派遣,带领“闽人三十六姓 ”到原本属于中国琉球群岛开发,以后留居琉球群岛 ,至今600多年,繁衍20余世,他们多次回乡寻根祭祖。
家庙门内有一副横匾 ,上书“榜眼”二字,是为林枝春高中进士第二名而立 。
屏风后面是一座大戏台。
大厅悬挂进士匾、武解匾 、文魁匾多达22面,还有各种楹联10余对,最著名的是这一副林氏宗祠对联 ,此联已被列入中华名联。
家庙第二进有一厅堂叫“四知堂”,内悬林元美传神造像。
据说“四知堂 ”是林元美早年致仕,自称“四知居士”而取名 。
林元美曾先后任知县、知府、知州 ,最后一“知”是其自为“知天命 ”而激流勇退之意。
林浦诸多祠堂、家庙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墙粉刷白灰,梁柱俱漆黑色 ,其寓意是林氏历代为官清明廉政,“一清二白”。
求通民情;愿闻已过 。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勉联。
若问梅消息;且待鹤归来。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同为北宋·林和靖(林逋)祠联 。
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
全联典指林逋事典。
九牧家声远;十德世泽长 。
——佚名撰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林氏宗祠联 海口镇牛宅村的“林氏宗祠”,属于姓氏祠堂。
该祠特别之处在于有两座 ,按座落地点分为东祠 、西祠。
东祠为兄,西祠(又叫霞田祠、石狮祠)为弟 。
东西两祠均建于明万历年间(约1573—1620年),历代均有修葺。
1990年经侨居海外的本宗华侨捐资重建 ,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东祠长46米,宽19米,占地面积874平方米;西祠长59米,宽19米 ,占地面积1121平方米。
两祠结构样式大体相同,均面宽五间,进深四间 ,硬山结构,琉璃瓦面,整个建筑物飞檐画栋精雕细琢、美仑美奂 。
祠内大柱悬有这副楹联 ,此联点出此宗属于“九牧林”,其堂号为“十德堂 ”。
祠堂正中立有清内阁大学士董浩 、户部尚书曹振镛、兵部右侍郎胡长龄、内阁大学士文宁为林则徐所立的“进士”横匾。
民族英雄林则徐之五代孙 、原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凌青(原名林墨卿)为宗祠落成题写“九牧之光”,使祠堂增色不少 。
牛宅林姓家族仁人志士络绎不绝 ,最有成就的当属本宗二十二代孙林绍良,他不仅是印尼首富,也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富豪。
西河世泽鼎盛;九牧流芳无疆。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林氏宗祠联 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 ,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 ”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 。
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 ,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
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
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 ,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 、台和海外各国 。”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
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143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 、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 ,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十德堂中深树德;九龙门内再腾龙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林氏宗祠“十德堂 ”联。
全联典指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九龙衍派;双桂遗风》联上联的联释)。
草舍百篇集清气;虎门一炬振国威。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贡生林时跃,字遐举 ,号荔堂,鄞人 。
授大理评事不就。
晚与徐霜皋等共撰《正气集》。
自著有《朋鹤草堂集》、《明史大事记》等书 。
下联典指清代大臣林则徐(1785-1850)的事典。
林则徐,字元抚 ,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人 。
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 ,卓有成效。
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 ,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
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 ,严处受贿官吏 。
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八斤。
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当众付之一炬,全部销毁。
梅妻鹤子和靖士;竹笔译文冷红尘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事典。
下联典指近代古文家、翻释家林纾(1852-1924)事典。
林纾 ,字琴南,号畏庐,闽县人。
光绪举人 ,曾任教于京都大学堂 。
翻释英美待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影响颇大。
根盘江南莆田县;叶茂山东不夜城。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文登市林氏宗祠联 。
上联典出了本支林氏由福建省莆田县迁徙而来。
下联“不夜城”,指文登,据《齐地纪》载:“古时候 ,有太阳夜里出现,在东莱可见到。
所以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 。” 祖举添朝家声远;盛世文明光大贤。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
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林氏宗祠“济南堂 ”联。
联以鹤顶格嵌“济南”堂名 ,全联典出秦昭王死后,依次由孝文王嬴柱 、庄襄王嬴子楚和赢政继承王位。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中国的统一 。
赵国灭亡之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
至西汉之初 ,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 ”,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
因此 ,“济南”成为继“西河”之后林姓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
这一名门望族以“济南堂”为堂号,以“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 ”为堂联 。
林坚的50世孙林尊 ,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济南林姓望族”的开基始祖。
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 、下邳林姓、晋安林姓、寿州林姓 、光州林姓、三原林姓和陇西林姓等都以林尊为先祖。
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当与古人争 。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
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题联 。
敦和气而聚国族;积阴德以福儿孙。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1)。
祠祀开基祖林安及列祖列宗(下同) 。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堂联。
大志禁烟,御夷留恨; *** 求救 ,为夫解围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 ,福建侯官人。
嘉庆年间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等人提倡经世之学。
任东河河道总督时,尽心修治黄河;在江苏巡抚任上 ,又兴修浏河等水利。
道光年间,先后任湖广总督 、钦差大臣、两广总督,严厉禁烟 ,卓有成效,曾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多斤;并积极筹备海防,屡次抗击英军挑衅 。
鸦片战争爆发后 ,严密设防,使英军在广东无法得逞。
因受诬陷被革职,充军新疆,曾在那里兴办水利 ,开辟屯田;后历官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
工诗 、能文、擅对联,有《林则徐集》等 。
下联典指林则徐的女儿,嫁沈葆桢(字幼丹 ,侯官人,道光年间进士,历官九江知府、广信知府、江西巡抚 、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等)为妻。
沈葆桢守广信府时 ,太平军攻城,林氏刺手指写 *** ,向玉山镇总兵饶廷选求援 ,经七战而胜,沈葆桢从此名闻天下。
西山瑞满,三仁著绩;河水祥垂 ,双桂流芳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林氏宗祠“西河堂 ”联。
联以鹤顶格嵌入林氏“西河”郡望、堂号名。
双桂指林禄之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勉联。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 。
幼敏绝伦,京都景仰;才高压重,状元世家。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林文秩 ,福州人。
少颖不凡,拜监察御史,立朝有直声。
下联典指明代林大钦、林宣德皆中状元 。
唐宋元明 ,五百进士三顶甲;高曾祖考,十二宰相九封侯。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
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 ,千寻大树永凌云 。
——胡乔木撰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黄螺山林氏宗祠联 海口镇岑兜村黄螺山麓的“林氏宗祠”,严格意义上属于姓氏宗祠,但如今把它列为历史名人专祠也未尝不可——因为该祠已被辟为“林则徐纪念堂 ” ,而林则徐为历史名人。
“林氏宗祠”为六代祖林榕山和其子林存素建于明代,原为悬山顶土木混合结构,六扇前后院,两进。
1998年重建后的宗祠比原祠略大 ,祠宽15.3米,深28.8米,面积830平方米 。
祠堂两进三厅 ,为混凝土半框架结构。
前厅正上方挂有“民族英雄”巨匾和林则徐玄孙凌青书写的“林文忠公祠 ”横匾。
另有胡乔木题写的这副对联,林则徐外玄孙 、著名书法家沈觐寿书写的牌匾,以及大量反映林则徐生平业绩的挂图 。
该祠1993年被市 *** 定为福清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敦谊明伦 ,即此是敬宗尊祖;本修德立,如斯乃孝子贤孙。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林氏“敦本堂”联 。
联以鹤顶格嵌“敦本”堂名。
祠旁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塔;树成香雪海 ,西湖重见古时春。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北宋·林和靖(林逋)祠联。
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 。
聚族衍象山,仁义礼智绵世泽;斯堂开麟野,士农工商振家声。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和溪林氏家庙“聚斯堂 ”联。
堂祀开基祖林长清及派下列祖列宗 。
松木公 ,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崇山宗,岐山支,山山叠出亦宗支。
——林召棠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安堂村林氏宗祠联。
安堂村是个有630年历史的古老乡村 。
唐朝末期 ,其高祖林披公居福建莆田,有“九子十登科”的美誉,得朝庭追封他为睦州刺史 ,有子9个、女1个。
子皆成为唐朝命官,官至刺史、府史不等。
唯有其女婿三次赴考均落第 。
一日林太夫人把裙褂挂在门楣上,叫女婿经此门而入岳家。
之后 ,女婿真的高中。
这传说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从中可见林家激励子弟参加科举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 。
安堂村林氏宗祠正堂挂的“十德图”,就是为纪念林披公九子一婿均科举高中拜官的盛事而绘制的。
林披公第六子允文公为安堂村林姓始祖 ,官拜蕴州刺史,其从国家安定的愿望出发,曾劝喻当时在广州作乱反唐的刘× ,被刘把他的头作磨刀用。
此事,《成语考》 、林氏族谱皆有记载。
允文公子玄兴公来到安堂开枝散叶、后裔蕃昌 。
至今,仅在村里常住的林姓人口已超过5000人;玄兴公祖屋,据说是10多年前拆掉的。
百多年前 ,安堂已是隆都地区的望族名乡。
唐朝之后,受历代世人虔诚敬仰的妈祖(又被尊为“天后”),同为林披公后人 ,安堂林姓林姓后人,世代尊称妈祖为姑婆,并建有妈祖天后宫祀奉 。
大丈夫不食唾余 ,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唐·林嵩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进士林嵩抒志联。
家之兴在礼义,朔望参谒者礼义之本;族之大在孝敬 ,春秋祭祀者孝敬之源 。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2)。
自长仄开基,积厚流光,克继九龙绵世泽;由万安卜宅 ,地灵人杰,足追双凤振家声。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梧宅镇林氏大宗祠联 。
祠祀开基祖林希逊及派下先祖。
崇以忠,崇以信,忠信承先 ,本本源源绵世泽;德言孝,德言慈,孝慈裕后 ,支支派派衍长林。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新村镇林氏祖庙“崇德堂 ”联 。
堂祀开基祖林广明及派下先祖。
振作那有时,少时、壮时 、年老时,时时须努力; 成名非易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佚名撰福建省永定县林氏宗祠振成楼堂联 永定林氏客家人因中原战乱被迫不断南迁,饱尝国破家亡 、颠沛流离的痛苦 ,从中孕育出爱国爱家、顽强奋斗、寻求解放的革命精神。
客家人在历史上英雄辈出,爱国爱家,报郊祖国 。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 ,在客家社会的土壤中孕育出一代代爱国英豪。
客家宗祠祖屋中,爱国爱家内容的族训堂联比比皆是。
关于“琅岐的海岛建设”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瑞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rich.com.cn/zshi/202507-1026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瑞骐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琅岐的海岛建设》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瑞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琅岐的海岛建设”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琅岐的海岛建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