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资料?

网上有关“关于春节的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春节的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春节俗称“年节”,...

网上有关“关于春节的资料?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春节的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 欢度春节

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 ,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 ”),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 ,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 ,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 ”。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 ,具有极大的普及性 、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 。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 、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 ,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 ,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 ”,五谷丰收为“大有年” 。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 ,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 、喜神 、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 ,都备享人间香火 。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 ,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 ,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 ”,一家人团坐“守岁”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 ,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 、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 ,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 ,以庆新年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 。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 、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欢度春节

喜庆气氛。此时 ,正值“立春”前后 ,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 ,再次形成高潮 。 因此,集祈年 、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 ,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 ,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 ,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 ,对亲情、友情 、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 ,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 、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 、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1]

历史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 、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 ,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 ,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 ,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 ,汉朝初期沿用秦 油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历 。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 ”,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 ,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 ,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 ” 、“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 ”、“正旦 ” 、“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 ”、“元首” 、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 ,则称为“元旦 ”、“元 ”、“岁日” 、“新正 ” 、“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 ,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 。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 ,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 ,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 ,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 ,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 ,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 。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 ” ,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 ”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 地球绕太阳一周 ,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 ,人们根据春、夏、秋 、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 临近春节 ,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 ,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 。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 、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 ,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 ,也有踩高跷 、跑旱船的 。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 ,把春节叫做“白节 ”,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 。回族、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等 ,是过“古尔邦节” 。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2]

传说

熬年守岁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 ,也叫除夕守岁 ,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 ,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 ,专食飞禽走兽 、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 ,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 ,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 ”肆虐的日期 ,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 ,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 ,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 ,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 ,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 ,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 ,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 ,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 ,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 ,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 ,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 ,后来 ,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 ,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寿星图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 ,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 ,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 ,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 有一次 ,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 ,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 ,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 ,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 ,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 ,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 ,为纪念万年的功绩 ,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 ,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 ,《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 。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 ,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 ,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 、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 ,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 ,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 ,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 、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秦叔宝和尉迟恭

到了宋代 ,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 ,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 ,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 ,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 ,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 。他们心地正直善良 ,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 ,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 ,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 ,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 ,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 ,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

桃符的传说

桃符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 ”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 ,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 ,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 ,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 。桃林主人神荼 、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 ,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 ,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随着时代的变化 ,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 ,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 ”,即将字数相等 、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 ,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古代的贺年卡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 ,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 、地址 。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 ”,其上写着主人姓名 ,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 ,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3]

过程

腊月廿三、廿四

小年 祭灶神(16张)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 ”的说法 ,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 ,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 、油饼 ,喝豆腐汤。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 、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 ,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 ,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 ,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 ,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蒸花馍(19张)一同来到人间 。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 ,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 ” 。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 ,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 ,女人是不祭灶的 。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 ,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 ,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 ,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 ,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 。前者庄重 ,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 ,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 ,每门必贴 ,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 ,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贴春联(20张)地德重如山 ”;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 ,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 ”。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 ,如“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 ”;“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 ”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 ,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 ,旺火上贴“旺气冲天 ”,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 ,石磨上贴“白虎大吉 ”等等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 ,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 ,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 ,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 ,吃起来脆甜香酥 ,别有风味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 ,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 、四两 ,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 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 ,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 ,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 ,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北方称“扫房 ”,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贴年画(19张)有的传统习惯 。室外屋内 ,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 ,因“尘 ”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 ”、“晦气 ”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腊月廿九、大年三十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 、小月只有二十九天 ,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 。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 ,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 ”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 ,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 ,即大年夜 。 置天地桌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 ,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 。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 、香烛、五供、大供之外 ,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 ,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 ”,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 ,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 、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 ,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 吃年夜饭 看春节联欢晚会(6张)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 ,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 ,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 ,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 ,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吃年夜饭 ,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 ,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 ,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 、热炒 、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 ,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 ,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 ”谐音 ,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 ,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 ,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 、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 ,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 ,是取其开初之意 。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 ,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看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古有的习俗 ,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 ” ,每年全球都有超过十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 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 ”;酒食相邀 ,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 ,以待天明 ,称曰“守岁 ”。 “一夜连年年有余(5张)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 ,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 ,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 ,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 ,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 。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 ,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 ”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 ,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 ,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 。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 ,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 ,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 、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 ”。按方位叩首礼毕后 ,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 、神像、元宝锭等取下 ,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 。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 踩祟 接神后 ,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 ,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 ”与“祟 ”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接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 ,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 。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 ,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 ,右边有对金凤凰 ”之类的口彩。 另外,有身穿红袍,头戴纱帽 ,嘴上挂胡子,身上背黄布袋,装扮财神爷的模样 ,后面跟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散发财神爷像,以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 ,就唱“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等一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欢喜喜地接过财神爷像给他们分些钱 ,这些人才连声道谢,更起劲地敲打一阵 。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的户家。

关于“关于春节的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瑞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rich.com.cn/zlan/202507-8636.html

(13)

文章推荐

  • 张柏芝第三胎老公是谁俩人已经分开

    网上有关“张柏芝第三胎老公是谁俩人已经分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张柏芝第三胎老公是谁俩人已经分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由于谢霆锋已经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与张柏芝分手以后,并且难舍难分,另有人已经是爆出在张柏芝孩子抱病的时分,谢霆

    2025年07月23日
    18
  • 陶艺制作过程步骤有哪些

    网上有关“陶艺制作过程步骤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陶艺制作过程步骤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陶艺制作过程步骤如下:1、准备好材料,进行拉坯成型。2、将拉好坯后进行晾干,放在光下。3、晾干后,可以刻上想刻的字。4、在杯子上一

    2025年07月23日
    13
  • 刘诗诗和明道的关系

    网上有关“刘诗诗和明道的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刘诗诗和明道的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他就是演员明道,明道在2005年时,与陈乔恩主演了《青蛙王子》被大家所熟知。那年的明道,与现在的一线男星相差无几,正当红。再加上那帅气的脸

    2025年07月23日
    13
  • 重庆杰磊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网上有关“重庆杰磊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重庆杰磊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重庆杰磊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是2014-05-29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

    2025年07月26日
    18
  • 吴莫愁与庾澄庆疑同居 师徒恋或成真

    网上有关“吴莫愁与庾澄庆疑同居师徒恋或成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吴莫愁与庾澄庆疑同居师徒恋或成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导读:日前有网友曝出,53岁的庾澄庆也将“老树发新芽”,他和吴莫愁的“师徒恋”有可能已经成为事实。最近,

    2025年07月26日
    21
  • 景德镇的观音小区是陶阳小学的学区房吗?

    网上有关“景德镇的观音小区是陶阳小学的学区房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景德镇的观音小区是陶阳小学的学区房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现就“关于景德镇珠山区拆迁房(观音小区)的诸多问题”回复如下:1、关于业主与物业签订合同问题。在业

    2025年07月27日
    14
  • 北丁家沟村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网上有关“北丁家沟村属于哪个省哪个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丁家沟村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北丁家沟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庄园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686002240,居民

    2025年07月28日
    13
  • 教程开挂辅助“功夫川麻将开挂”(原来确实是有挂)

    亲,功夫川麻将开挂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QQ群【】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牌游戏,深

    2025年08月01日
    6
  • 分享实测“科乐长春麻将有挂吗”附开挂脚本详细步骤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

    2025年08月02日
    5
  • 分享实测“欢乐麻将开挂神器”最新辅助详细教程

    亲,欢乐麻将开挂神器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本司针对手游进行匹配,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是

    2025年08月02日
    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4日

    我是瑞骐号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4日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春节的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4日

    本站[瑞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春节的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春节的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春节俗称“年节”,...

    联系我们

    邮件:瑞骐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