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李世民的后代分布在哪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世民的后代分布在哪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世民有14个儿子。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 ,3个早夭 。1个被“幽闭 ”,两个被废为“庶人”——这等于被开除出李家户籍——尔后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 ,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
----------
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母不详,早薨)
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 ,文武兼备,唐太宗一度考虑立李恪为太子,但遭长孙无忌反对 。唐高宗即位后 ,长孙无忌为专权,对李恪和其同母弟李愔展开迫害,两人被控谋逆,双双被害)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母阴妃 ,后废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母王氏)
越王李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母韦妃)
江殇王李嚣(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 ,早薨)
赵王李福(母杨妃)
曹王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杨氏)
经过几千年的沧海桑田 李世民的后人和我们的先辈一样流散 我想他们应该已经广布全国各地了吧,偶尔能找到其中几只
据《珠堂李氏族谱》记载,唐朝有十四位皇帝 ,都是李氏老祖宗。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开始算起,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及至高宗李治、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 、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 、宣宗李忱、懿宗李漼、昭宗李晔 、哀帝李拀 ,分别是李氏第五十七至七十世祖,而怀集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则是第九十世祖。
“怀集县冷坑镇有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后裔!”近日,有读者向本报记者报料 ,冷坑镇有4万多李氏后人,而他们很少提起自己是大唐皇帝后裔的身份 。昨天,记者前往怀集冷坑镇一探究竟。
冷坑人祖先出了14位唐朝皇帝
冷坑镇谭福村委会谭拱村民小组的李初爱老伯,是该镇李氏理事会推选出来的官伞保管人 ,记者来到他家,他先拿出一本《珠堂李氏族谱》,“祖先有谁 ,上面全有记载 ”,李初爱说,唐朝有14位皇帝 ,都是李氏老祖宗。“如果从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算起来,我是第25世,如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算起来 ,则是第115世了”,李初爱说,如从唐太宗李世民算下来 ,他是李世民的第57代嫡孙 。
冷坑李氏理事会会长李浩林带记者来到去年新修建起来的李氏大宗祠,记者见到,祠堂墙上有一大理石雕刻的序言榜,上面清清楚楚地介绍道:“始祖李什八 ,原籍福建上杭,乃陇西堂大唐皇帝世民三十二代嫡孙”。
李氏后人隐瞒显赫身份千余年
谈起怀集冷坑李氏的来龙去脉,李什八23代裔孙、谭福村87岁的李朝纲告诉记者 ,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出生在南京与苏州之间的筋竹巷,乃元朝末年名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李什八多次与明军作殊死战斗,转战浙江、江西 、湖南、广东、广西等地,1372年败退至怀集冷坑 ,偶遇一姓郭放鸭村民,危急中他在桥底先拴好马,然后卸甲换装 ,化装成当地放鸭村民得以避过追兵,后遂在此解甲归田,立户开籍,繁衍后代。
冷坑镇是怀集县人口最多的一个镇 ,而李氏后人有4万多,成为冷坑镇人口最多的姓氏 。对于自己大唐皇帝后裔的身份,1000多年来 ,当地的李氏后人从没提起过,他们唐皇后裔的身份虽然值得骄傲,但如今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去做事。
祖先遗物·明帝赐官伞保存500年
采访中 ,李初爱老伯常常提起祖先留传下来的官伞,原来,这官伞是冷坑李氏一族的“传家宝 ”。“平时人们或许在戏剧或**中见过官伞 ,但真正的古代官伞现在已非常罕见。”李初爱说 。李初爱小心翼翼地从房间里的一口木箱中取出折叠好的两顶官伞,我们见到,木箱底中垫放有鞭炮。“这鞭炮含有硫黄 ,可以驱虫防潮。”李初爱解释说 。随后,他用两支竹架将两顶官伞撑开,举了起来,“村中遇有大喜事 ,才启用这两顶官伞,以缅怀祖先。 ”
记者见到,两顶官伞里衬均是纯麻布 ,外层分别用白、红 、黄三种优质绸布缝制而成,外表绣有狮子、龙、凤和牡丹花等物;伞撑开时,高约1.2米 ,直径0.8米,伞面每隔一指头宽缀有一直径约1厘米的金属镜饰物,组成一圈 ,阳光下,闪闪发光甚为夺目。
记者从李氏族谱中发现官伞的记载,说李什八第七代裔孙李永通是明朝将领 ,从小聪颖,深谙孙子兵法,练就十八般武艺 。明朝天顺六年(1462年)有边民叛乱,朝廷通过比武招将平叛 ,永通夺冠,因此朝廷降旨敕封永通为征叛主帅,并赐帅旗一面 、大小凉伞(即官伞)、战袍、战马一批 ,这凉伞(即官伞)便是这次平叛战斗中由明朝皇帝赐给的。当年,李永通率众出征,他骑着高头骏马 ,大小凉伞左 、右编排,众将士健步紧随,队伍旗鼓喧天 ,好不威风。
在平叛战斗中,李永通身先士卒率领精兵三千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阵,杀得天昏地暗 ,飞沙走石,后来由于中了叛敌奸计被围困后战死沙场 。从此,李永通后人便将凉伞保存起来,至今已500多年。
祖先遗迹·古碉楼尽显祖辈文韬武略
古碉楼是谭拱村李氏一族的先祖遗迹 ,古时候村人居住较集中,村里建了两座碉楼,但现仅存一座。现存的古碉楼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 ,占地面积约1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青瓦 。
记者见到残存的围墙高2米 ,宽40厘米,是用黄泥和石灰混合筑成的。据当地老人说,围墙上还设有很多枪眼 ,四周设有东西南北出入口,晚上派人巡守。近几年因修村道和村民建屋,毁掉了大部分古围墙 ,只剩下100米左右。从该村当年布局看,整个村建筑物呈“回”字形格局,外人要攻打该村的,的确有一定难度 。看得出 ,李氏前人的防卫措施很严密,这与他们的祖辈文韬武略、久战沙场的攻防意识分不开。
范仲淹一生的四个重要事件是什么?
高阙的词语解释是:高大的宫阙。古地名 。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阴山山脉至此中断,成一缺口 ,望若门阙,故名。战国赵武灵王向北开拓疆土_沿阴山筑长城至此;西汉时卫青领兵出此,与匈奴右贤王作战 。北魏置戍 ,隶沃野镇。
高阙的词语解释是:高大的宫阙。古地名 。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阴山山脉至此中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 ,故名。战国赵武灵王向北开拓疆土_沿阴山筑长城至此;西汉时卫青领兵出此,与匈奴右贤王作战 。北魏置戍,隶沃野镇。拼音是:gāoquē。结构是:高(上中下结构)阙(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ㄍㄠㄑㄩㄝ_ 。
高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高大的宫阙。引《后汉书·冯衍传下》:“疏远_亩之臣,无望高_之下,惶恐自陈,以救罪尤。”唐杜甫《秋兴》诗之五:“蓬莱高_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 ”⒉古地名。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阴山山脉至此中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 ,故名 。战国赵武灵王向北开拓疆土,沿阴山筑长城至此;西汉时卫青领兵出此,与匈奴右贤王作战。北魏置戍 ,隶沃野镇。引《史记·匈奴列传》:“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_为塞 。”汉班固《封燕然山铭》:“遂凌高_ ,下鸡鹿,经_卤,_大漠。”南朝宋袁淑《效古》诗:“昔隶李将军 ,十载事西戎。结车高_下,极望见云中 。”
二 、网络解释
高阙阴山山脉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西北有一缺口,状如门阙,古有此名。《史记·秦始皇本纪》:“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阳]山、北假中 ,筑亭障以逐戎人。 ”
关于高阙的诗词
《古词·高阙碍飞鸟》《长陵·长安高阙此安刘》
关于高阙的诗句
紫贝为高阙胜算终摧高阙耸高阙碍飞鸟
关于高阙的成语
多闻阙疑抱残守阙悬首吴阙弥缝其阙守阙抱残心存魏阙衮实无阙慢弛之阙
关于高阙的词语
守阙抱残心存魏阙悬首吴阙人多阙少弥缝其阙补阙拾遗多闻阙疑救过补阙抱残守阙衮实无阙
点此查看
关于“李世民的后代分布在哪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瑞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rich.com.cn/zlan/202507-835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瑞骐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李世民的后代分布在哪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瑞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世民的后代分布在哪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世民的后代分布在哪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