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许仲平义不苟取的人物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许仲平义不苟取的人物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许衡,字仲平 ,学者称之鲁斋先生,出生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宋宁宗嘉定二年 、元太祖四年)四月初三,为农历己巳年己巳月丙寅日、公元1209年5月8日 ,卒于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三,为农历辛巳年壬辰月戊戌日、公元1281年3月23日,葬于至元十八年四月二十,为农历辛巳年癸巳月乙酉日 、公元1281年5月9日 。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人 ,谥文正,封魏国公。他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
(1) 据《元史》、《许文正公遗书》 、《许文正公世家谱》、《元朝名臣事略》、《元文类》、《蒙兀儿史记》以及《辞源》 、《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历史人物卷》等史料记载,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 ,博览群书并立志学以致用;成年后,“凡经传、子史 、礼乐、名物、星历 、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 。
(2)与姚枢 、窦默等讲程朱理学 ,“慨然以道为己任”。
(3);元世祖忽必烈为亲王时任京兆提学,于关中大兴学校;世祖即位后,任中书省议事、中书左丞 ,与刘秉中等“立朝仪 ”。
(4)“定官制” 。
(5)筹划立国规模,上书言立国“必行汉法”。
(6)“犯颜谏诤,刚毅不屈 ”。
(7)有元代的“魏徵”之称;创建并主持元初国学 ,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培育人才,善教,众多弟子如姚燧、耶律有尚等皆学有成就;对汉蒙文化交流 ,程朱理学传播和朱陆合流有较大影响;教领太史院事,与王恂 、郭守敬、杨恭懿等改定历法,“撰《授时历经》”。
(8)“新制仪象圭表” 。
(9)道德情操高尚 ,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10)不食道旁无主之梨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信念;治家严谨,教子有方 ,其子孙皆学有所成,第四子许师敬先后三居相位,为元仁宗推行科举制度和使天灾频生的泰定时期呈现治平的盛世 ,卓有政绩。许衡著有《鲁斋集》、《鲁斋心法》、《授时历经》 、《读易私言》等,经后世多次修订编辑再版并易名为《鲁斋遗书》、《鲁斋全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并收入《四库全书》 。许衡在思想、教育 、历法、哲学、政治 、文学、医学、历史 、经济、数学、民俗等方面皆有颇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建树 ,是我国元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儒学君子”位居相位者,许衡为古今唯一的一人。
许姓从何而来,有没有名人出现过?
郭守敬主持修订的书是《授时历》。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 ,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郭守敬生平简介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 ,中国公元十三世纪天文学家,创制和改进了简仪 、圭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 、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在中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 ,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 、《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 、《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1981年,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 ,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授时历》的主要内容《授时历》是一部历法书。郭守敬经过精密推算,在《授时历》当中明确指出每月为29.530593日 ,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 。它正式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积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明初颁行的《大统历》基本上就是《授时历》 ,如把这两版历法看成一版,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历法,达三百六十四年。《授时历》为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六月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二月间 ,许衡、王恂、郭守敬 、杨恭懿等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 ,进行实测完成(即四海测验)。
《授时历》的历史意义《授时历》采用的天文数据是相当精确的 。如郭守敬等重新测定的黄赤交角为古度23.9030度,约折合今度23.3334度,与理论推算值的误差仅为1分36秒。法国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在论述黄赤交角逐渐变小的理论时 ,曾引用郭守敬的测定值,并给予其高度评价。
《授时历》中的推算还使用了郭守敬创立的新数学方法 。如“招差法”是利用累次积差求太阳、月亮运行速度的。又如“割圆法 ”是用来计算积度的,类似球面三角方法求弧长的算法。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先进的历法 ,代表了元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 。自颁行后,沿用400多年,是我国流行最长的一部历法,编制完成不久即传播到日本、朝鲜 ,并被采用。《授时历》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部优秀的 、先进的、精确的历法,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占有突出的位置。
郭守敬人物评价郭守敬是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科学成果不仅在中国 ,而且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卓越的,郭守敬从事科学研究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更是反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
郭守敬的一生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在科学活动中,他精心观察客观事物的特点,从中掌据它们的发展规律;他能很好地发现和总结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 ,从具体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提高;他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取长补短,使自已的科学研究事业逐渐趋于完善。但是 ,他从不满足前人的现成经验,敢于大胆探索,富有创新精神。由于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勤奋实干,所以在天文 、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许姓
一、姓氏源流
许姓源出有二:
1 、出自姜姓 ,以国为氏,是炎帝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 ,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 。周成王时 ,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 ,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 ,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
2、传说尧帝时许由的后代也称许氏。许由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 ,居住在箕山。他死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 。四千多年前活动于颖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
二、迁徙分布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战国时期 ,许国为郑 、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带迁都 。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 ,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 。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 、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 ,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 ,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 。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 、浙江、湖北、福建 、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 ,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 。迁至湖南、广东 、广西、福建的许氏 ,有的融入侗、壮 、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三、历史名人
许 行: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许姓著名人物,是战国时楚国人,主张"贤者与民耕而食 ,
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有学生数十
人。
许 衡:元朝理学家 。元世祖即位后 ,与刘秉忠等定朝仪官制,为元统治者策划"立国
规模"。与刘因 、吴澄并称为元朝三大理学家。
许劭:三国魏大名士 。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 ,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
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几乎称为曹操一生%B
关于“许仲平义不苟取的人物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瑞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rich.com.cn/wiki/202508-1353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瑞骐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许仲平义不苟取的人物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瑞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许仲平义不苟取的人物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许仲平义不苟取的人物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