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朱舜水与日本文化(关于朱舜水与日本文化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舜水与日本文化(关于朱舜水与日本文化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朱舜水所以逃到日本,是因为明朝已经灭亡 。那时候的清朝已经占据了上统 ,而且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势单力薄,并没有多少百姓去支持他们,所以朱舜水才会逃到日本 ,来借此躲过自己的牢狱之灾。这才产生了朱顺水,能够参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的这一件事情。
其一,朱舜水之所以会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发起者,还是因为日本对他十分尊重 ,并且十分推崇他的谋略和智慧 。也正是因为日本对朱顺水这样的尊重,这让朱舜水十分的感动,所以他才会参与到明治维新的这场运动中 ,帮助日本政府进行改变。
其二,日本并没有东方那么严苛的礼仪,而且朱舜水与他商量事的德川光圀彼此都称自己为知己。并且日本没有东方那么苛刻的礼仪 ,所以当他听完朱顺水的这个提议的时候,德川光圀紧紧的过去拥抱住了朱舜水 。正是因为这样的礼节,才能使得人与人的距离更加的接近。这也是朱舜水为什么会参与到明治维新的原因之一。
其三 ,朱舜水是一个不排斥总监隔阂的人,他非常赞同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融合。这一点从他极力融合史书以及日本的文化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同时,这样的观点也使得他与日本的德川光圀一拍即合。也正是因为人生中 ,难得遇到这样适合自己的一个知音。由此,朱顺水就积极的与自己的知音德川光圀去参与明治维新的运动中去 。
综上所述,朱顺水之所以会参加到明治维新的过程当中去,是因为他是一个懂得融会贯通的人 ,而且朱顺水他十分的积极的去融合文化,是一个拥有深远格局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格局,才促使到他会参加明治维新这场运动。
发现复明无望之后 ,东渡日本的朱舜水开创了什么著名学派?
朱舜水
朱之瑜(1600~1682年) 汉族,字鲁屿,日本尊称为舜水先生 ,浙江余姚人 。初从李契玄学,后寄籍松江,受业于朱永祜、张肯堂 、吴钟峦等 ,精研六经,特通毛诗。弱冠后见国是非,绝意仕进。崇祯末两举征辟 ,均不就;清顺治元年(1644年),南明福王朱由崧两次诏征授职,亦不受 。清兵占领浙江后,王翊于四明山结寨抗清 ,奔走各地,联络义军援翊。顺治四年至十五年(1647~1658年),四次东渡日本借兵 ,以图恢复明室,均未成。途中辗转安南、交趾(均今越南)等地,历尽艰险 。期间 ,南明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多次诏征授职,俱力辞不受。顺治八年八月十四日,王翊不屈而死 ,之瑜闻知后于八月十五日设祭,终身废中秋赏月。
顺治十六年,受郑成功 、张煌言邀 ,返国抗清,败后复流亡日本。常面向故乡泣血,背朝北方切齿 。1665年,被水户藩主德川光国聘为宾师 ,迎至水户讲学,德川光国欲为建新居,以"耻逆虏之末灭 ,痛祭祀之有阙,若丰屋而安居,非我志"4次力辞。1670年 ,日本初造学宫,绘画图纸,度量尺寸 ,亲临施工现场指导,事后撰《学宫图说》。又造古祭器簋、笾、豆 、登等,率学生习释奠礼 ,改定仪注,详明礼节 。1672年,德川光国设置彰考馆,由之瑜门生安积觉任主编 ,聘请之瑜指导编纂《大日本史》。1682年卒于日本,享年83岁,葬日本常陆久慈郡大田乡瑞龙山麓 ,依明朝仪式成坟,私谥文恭先生,德川光国辑《朱舜水文集》28卷 ,收之瑜在海外民撰文章和书札问答(国内今有中华书局版《朱舜水集》、华东师大版《朱氏舜水谈绮》行世)。留于日本遗物,今存水户彰考馆 。
为学重实际效用和事功,反对"专在理学研究";强调知识应从生活实践中求得;重视史学 ,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则史近" ,与黄宗羲、顾炎武相似。其教育理论除一般儒者所谈"性"、"经世致用"外,具有爱国与睦邻相结合特点,强调国运兴衰与教育兴废相关,认为教育作用在于培养人才 ,改变社会风气,为国家持久繁荣昌盛创造条件。其学术思想对当时日本和后来明治维新有很大影响 。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之瑜长孙毓仁知祖父海外健在 ,浮海至日本长崎寻觅,未见归,康熙二十五年复至日本哭祭。
今余姚龙泉山南坡有朱舜水先生故里碑亭。1982年5月 ,为纪念朱之瑜逝世300周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 、日本朱舜水纪念会于龙泉山西坡建朱舜水先生纪念碑,沙孟海书 ,碑北建舜水亭,周而复题额 。
编辑本段著作
著有:
《朱舜水先生文集》
《安南供役纪事》
《阳久述略》
《释奠仪注》
提起朱舜水,中国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日本 ,他却被后醍醐天皇尊为老师,开创江户学派,对日本的儒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奠定了后来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
朱舜水 ,这是到日本后取的号,类似于苏东坡一样的尊称。日本人不敢直呼其名,因其故乡在舜水之畔 ,而被敬称为朱舜水 。其本名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字楚屿,又作鲁屿 ,浙江绍兴余姚人。舜水是他在日本取的号,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
朱舜水出身望族 ,自幼博闻强记,精研史、书、六经 。崇祯末和南明朝弘光年间,几次下诏征他去做官 ,他都因?世道日坏,国事日非?坚辞不就。明亡后,清兵长驱南下,他就投入抗清复明斗争 ,与浙东抗清义师首领王翊相佐,图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朱聿键被杀后,朱以海率领部下进占南澳岛 ,然后攻取了舟山群岛 。这时的朱之瑜首次赴日本,欲图借兵。但是当时的日本也实行海禁,外人无法登岸 ,朱之瑜只得返回舟山。顺治七年(1650年),朱之瑜再度去日本,半途上被清兵发现 ,清兵要求他剃发投降,但是朱之瑜谈笑自若,誓死不降 。刘文高等人被他的义烈所感动 ,偷偷驾舟将他送回舟山。
抗清运动屡次失败后,朱之瑜亡命日本,辗转于安南 、交趾、暹罗等地,历尽艰辛 ,意欲借兵,以资恢复。他常秘密深入内地,与抗清名将郑成功、张煌言等一起 ,北伐长江,往返于两军之间,亲历战阵 ,进行反清复明活动 。兵败后,朱舜水见大势已去,复明无望 ,怀抱孤愤,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至日本,开始他二十四年寓日讲学生涯。他到了日本的时候 ,日本学者安东守约经已在日定居的陈明德介绍,以手书向朱之瑜问学,执弟子礼。朱之瑜为安东守约?执礼过谦?的恭敬 、?见解超卓?的学问所动,复信安东守约。信中 ,朱氏悲喜交集,悲则国破家亡,故国?学术之不明、师道之废坏亦已久矣?;喜则?岂孔颜之独在中华 ,而尧舜之不绝于异域?,表达了他有意将圣贤践履之学传于这位异国弟子的心情 。安东守约等人为其在日定居奔走,方得日本政府批准 ,破40年来日本幕府之国禁。
朱之瑜
朱舜水到日本后,初寓长畸,以他的才学德行 ,受到日本学者的礼遇和尊敬。日本著名学者安东守约,素来仰慕朱舜水,他敬事师礼 ,苦心恳留;知朱舜不长期飘零,囊空如洗,便拿出自己一半俸禄供朱舜水使用 。许多日本学者也纷纷慕名而来,投奔门下 ,争当学生。朱舜水感于安东守约的诚意,在长畸住了九年。 当年日本执政的首相叫德川光国 。他握有国家大权,但比较开明。他想培养人才 ,但缺少师资。当听说德高才博的朱舜水时,如获至宝,派了使臣 ,备了厚礼,聘朱舜水为师 。于是,朱舜水就从长畸来到江户(今东京) ,德川对朱舜水待以宾师之礼,受业弟子,非常敬重。在朱舜水七十诞辰时 ,德川特地为朱舜水造了一座庭院,取名?后乐园?,为朱舜水祝寿。日本一些学者称朱舜水为?泰山北斗? 。朱舜水讲学时,许多年老的日本人都扶着拐杖前去听讲。
朱舜水和黄宗羲、王船山 、顾炎武、颜元被人称为清初我国五大学者。他在日本抱着?仆之视贵国同为一体 ,未尝有少异于中国也?的精神,以中国的治学之方,简牍之式 ,科试之制,用字之法,通过讲学 ,大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他在哲学上反对唯心史观的理学,提倡?知行合一?,针对当时日本上层人士崇尚儒法、空谈佛理的僧侣主义倾向 ,反对?专在理学穷研?,说:?宋儒辨析毫厘,不曾做得一事 。?强调知识应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求得。他重视史学研究 ,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而史近?,?得之史而求之经 ,亦下学而上达也?。他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听他讲学的都说: ?前皆做昏梦,今日始知耳 。?
朱舜水提倡忠君爱国 ,以苏武 、文天祥为楷模。他主张做学问要讲究实用,对自己身心有益、对社会有用。对明朝的八股取士深恶痛绝,对这种科举下产生的腐朽官场愤恨不己 。
朱舜水在日本的弟子非常多 ,这些弟子以?孔圣七十二贤?自比。德川光国创立日本有名的水户历史学派,另一个的学生山鹿素行则开创了武士道思想。可以说,朱舜水的学说 ,在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千弟子形成了江户学派,为将来的明治维新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
朱舜水寄居日本二十三年 ,却从未曲意奉迎,对日本贵人的恶行敢于直言呵斥,始终坚持自己的爱国和治学理念,他的高尚品德也愈发得到日本人的敬重。
朱舜水在讲学的同时 ,还将中国当时先进的农业、医药、工程建筑 、手工工艺、从图样到制法,传授给日本民众,亲自加以指导和实践。朱舜水还根据西湖和庐山的风景特色 ,替德川光国设计了为他祝寿的园林?后乐园?,还以他设计的《学宫图说》,建造了东京的?圣堂? 。朱舜水以自己的崇高品格和渊博学识 ,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后来的日本学者评价说:?天佑以还,儒学以经世治民为要道,不务空理虚论 ,皆舜水所赐也?不惟后来明治维新受此良好之影响,即于朱氏学说本身发扬而光大之,其功亦伟矣! ?梁启超在评论朱舜水时也说:?中国儒学化为日本道德基础 ,也可以说由舜水造其端。 舜水人格极为高尚严峻,所以日本知识阶层受其感化最深。?
朱之瑜
朱舜水在日本念念不忘故国,以?单身寄孤岛,抱节比田横?自勉 。身居异域 ,依旧身着明服,常常面朝西方,遥望流泪。他写的《避地日本感赋》二首 ,抒发了他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衣冠虽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园 。?廿年家国今何在?又报东胡设伪官。起看汉家天子气 ,横刀大海夜漫漫。?他常寄信给国内子孙,教诲他们?农圃渔樵,自食其力;百工技艺 ,亦自不妨,惟有虏官决不为耳 。?
朱舜水在日本讲学二十余年,栽培了众多有识之士 ,对日本的教育作出过很大贡献。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四月十七日,病逝日本,享年82岁。日本学者私谥他为?文恭先生?,按明朝仪式为他建坟立碑 ,题曰?明徽君子朱子墓?,安葬于日本常陆久慈郡大田乡的瑞龙山麓,德川光国率诸朝士临其葬 ,坟墓至今犹存 。日本民众对朱舜水十分崇敬,在他死后周年时,被誉为十七世纪日本关西巨儒安东守约在祭文中哭道:呜呼先生 ,知我望我。今也既逝,学殖云堕。有疑谁问!有过谁督!有事谁计!有怀谁告!?表达了当时日本学者和民众的心情 。
朱舜水一生著述甚丰,但几乎全在日本所撰。有德川光国父子刊正的《朱舜水先生文集》 ,以及《安南供役纪事》,《阳久述略》等等。
朱之瑜死后,德川光国派人整理了他的遗稿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刊行了《舜水先生文集》全28卷。东京大学农学院内至今立有?朱舜水先生终焉之地?(朱舜水先生临终之地)的石碑 。日本汉诗长老小野湖山在青年时代访水户谒朱舜水墓时曾作过一首《朱舜水先生墓》:?安危成败亦唯天,绝海求援岂偶然。一片丹心空白骨,两行哀泪洒黄泉。丰碑尚记明征士,优待曾逢国大贤 。莫恨孤棺葬殊域 ,九州疆土尽腥膻。?
关于“朱舜水与日本文化(关于朱舜水与日本文化的简介)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瑞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rich.com.cn/wiki/202507-944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瑞骐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朱舜水与日本文化(关于朱舜水与日本文化的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瑞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朱舜水与日本文化(关于朱舜水与日本文化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舜水与日本文化(关于朱舜水与日本文化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