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临沂苍山的大蒜应用什么样地膜最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临沂苍山的大蒜应用什么样地膜最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苍山大蒜是山东省的名优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3000多hm2 ,在我县长城镇推广的大蒜、辣椒一年两作三收(蒜薹 、大蒜头、辣椒)栽培方式,经济效益较高,每667m2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 ,已经辐射到周边乡镇及相邻县市,面积已达到6000多hm2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茬口安排及种植规格
1.茬口安排 秋季纯种大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可提高蒜头出口率15%~30%,又可使大蒜早熟10天左右。翌年春小拱棚育辣椒苗,以延长辣椒生育期,大蒜收获后立即移栽定植 ,可使辣椒早齐苗,早结椒。
2.种植规格 大蒜畦宽1.9m,埂宽40cm ,采用大小行种植,共栽8行大蒜,大行距25cm ,小行距15cm,株距8.5cm,每667m2栽3.5~4万株 ,每4行大蒜盖一幅地膜,每畦盖两幅 。大蒜收获后,每畦栽4行辣椒。大小行定植 ,大行距50cm,小行距45cm,株距20~22cm,每667m2定植6300~6500株。
二 、大蒜栽培
1.精细整地 ,施足底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适时耕翻,耙细整平 ,按规格作畦待播,遇旱浇水造墒 。大蒜采用地膜覆盖后不便追肥,可结合耕地一次性配方施足基肥 ,要求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5000kg以上,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50kg左右,硫酸钾50kg ,铁肥3~4kg,锌肥1~2kg,硼肥1~2kg。
2.选用良种 ,合理密植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应选用中早熟品种,要求蒜种头大、瓣齐、无虫蛀 、无霉烂,精选分级播种。苍山县目前选用当地苍山大蒜中的“糙蒜 ”、“蒲棵”等中早熟品种,密度以每667m2 栽3.5~4万株为宜 。据试验 ,采用该密度种植,蒜薹、大蒜头的产量和品质达到最优组合,经济效益最佳。
3.确定播期 ,盖好地膜
(1)适期播种 地膜大蒜的适宜播期,苍山县为10月5~15日,这时5cm地温18℃左右 ,此期播种一般7天左右出苗。冬前株高可达25cm以上,有5~6片叶,根系30条左右 ,幼苗生长健壮,有利于安全越冬及以后的生长。
(2)喷药盖膜 大蒜播种后立即浇足水,待表土干湿适宜时及时盖膜 ,盖膜前有条件的最好用果尔30~40mL(或乙草胺100g)对水50~65kg,均匀喷洒在畦面上,以防杂草生长 。喷药后及时盖膜,盖膜时应将地膜拉紧 ,使其紧贴地面,埋好两侧,并压实压牢 ,以防大风鼓膜。
4.因地制宜,科学管理
(1)及时破孔放苗 当蒜苗出土后及时引苗出膜,方法是:清晨用笤帚轻轻地扫地膜 ,即有95%蒜苗出膜,余下的少量苗用铁丝打孔放苗。
(2)浇水追肥 地膜蒜全生育期一般只需浇3次水,11月底浇越冬水 ,3月份浇返青水,露蘖时浇长薹和蒜头膨大水 。注意不能大水漫灌,尽量利用沟水洇灌。地膜蒜一般不需追肥 ,如返青时发现蒜苗瘦弱,可在4月上中旬结合除膜每667m2追施尿素7.5~10kg,同时用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
5.防治病害 大蒜易发生叶枯病,可于4月上中旬用40%多菌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2~3次 ,注意杀菌剂应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
6.适时收获 地膜覆盖比露地栽培成熟期提前10天左右,当地一般5月10日前蒜薹已长成 ,5月下旬蒜头成熟时及时收获,过晚对大蒜产量 、品质均不利。
三、辣椒种植
1.选用良种 苍山县目前选用当地长城朝天椒,又名羊角椒 ,该品种产量高,果实油分多,辣味浓 ,品质好,是理想的辣椒制干出口品种,一般每667m2产干椒400kg左右。
2.浸种催芽 ,选地育苗
(1)选地 选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生茬地作育苗畦,畦宽1.5~2m,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例为1:10 ,每m2苗床用种量为15g,于3月底~4月初播种,苗龄50天左右 ,5月下旬大蒜收获后及时定植 。
(2)浸种催芽 播前先用10%磷酸二氢钾浸种2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种子投入55℃温水中浸泡搅拌至30℃ ,浸没5~6h,将种子捞出后,淘洗沥水 ,再用湿布包好放在28℃温度条件下催芽,约3天左右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苗期管理 播种后在苗畦上支小拱棚,晴天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覆盖草帘 ,遮荫降温,也可用银灰色遮阳网搭在凉棚上,既可降温又能起到避蚜作用。苗2~3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2~3cm ,苗畦周围每5~7天喷1次800~1000倍的敌杀死等药剂防治蚜虫 。5月初注意炼苗,移栽前1~2天将苗床浇水,以便带土起苗移栽 ,有利缓苗。
3.移栽及田间管理
(1)移栽 辣椒苗移栽最好选择睛天下午或阴雨天进行。移栽时,先开移栽沟撒施三元复合肥8~10kg/667m2,覆土后浇1次缓苗活棵水。
(2)田间管理 前期为使植株早封行 ,以促为主,缓苗后追1次提苗肥,每667m2 施磷酸二铵10kg ,以后勤浇水,保持地面湿润 。淡肥轻施1~2次,肥料以腐熟的人粪尿配合磷钾肥为好。控制氮肥 ,使植株增粗健壮,多发分枝,多坐果。“立秋”前后进入盛果期,重施肥 ,以提高产量,每667m2 施腐熟人粪尿1000kg或尿素10kg,全元复合肥20kg ,肥料随水冲施 。应小水勤浇,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涝。生长后期(秋分后)防早衰,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肥 ,保证后期果实充分发育生长,提高产量品质,获得高产高效。
4.及时防治病虫害 棉铃虫和烟青虫钻入花和果实为害 ,蛀食果肉,影响辣椒品质,在开花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每隔10~15天喷一次 。干旱天气易发生病毒病,应注意防治蚜虫,减少传播媒介,并喷洒病毒A或植病灵 ,增强植株抗病性。阴雨天注意防治疫病、炭疽病等真菌病害,可用40%乙磷铝(疫霜灵)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
5.适时收获 辣椒的采收和晾晒十分重要,要做到不霉变 ,无花斑,色泽鲜亮 。具体采收时要分期进行,当见到底部辣椒完全变成桔红~枣红、枣红色时可进行采收 ,然后晾干。“国庆节 ”前后连根拔起,使果实在植株上继续吸收养分后熟,使果皮变厚 ,增加油分,增产保质,注意整个晾晒期间要防止雨淋。
简介几种常用节水灌溉技术
原理
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 ,春季低温期间采用地膜覆盖白天受阳光照射后,0-10厘米深的土层内可提高温度1-6℃,最高可达8℃以上 。进入高温期,若无遮阴 ,地膜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可达50-60℃,土壤干旱时,地表温度会更高。但在有作物遮荫时 ,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覆盖时,土温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湿时土温还会比露地低0.5-1.0℃ ,最高可低3℃。夜间由于外界冷空气的影响地膜下的土壤温度只比露地高1-2℃。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因覆盖时期 、覆盖方式、天气条件及地膜种类不同而异 。
由于薄膜的气密性强,地膜覆盖后能显著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湿度稳定 ,并能长期保持湿润,有利于根系生长。在旱区可以采用人工造墒、补墒的方法进行抗旱播种。在较干旱的情况下,0-25厘米深的土层中土壤含水量一般比露地高50%以上 。随着土层的加深 ,水分差异逐渐减小。
地膜覆盖后的作物生旺盛,蒸腾耗水较多,在相同的管理情况下易呈现缺水现象,应注意灌水 ,防止干旱减产。由于地膜覆盖有增温保湿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加速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的速度加快 ,有利作物吸收 。据测定,覆盖地膜后速效性氮可增加30-50%,钾增加10-20% ,磷增加20-30%。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养分的淋溶 、流失、挥发,可提高养分的利用率。但是,地膜覆盖下的养分 ,在作物生前期较高,而后期则有减少的趋势 。生产蔬菜时,后期应注意追肥 ,否则影响产量。此外,地膜覆盖可以避免因灌溉或雨水冲刷而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可以减少中耕的劳力,并能使土壤疏松 ,通透性好。能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1-10%,降低容重0.02-0.3克?厘米-3,可增加土壤的稳性团粒1.5% ,使土壤中的肥、水 、气、热条件得到协调 。同时可防止返碱现象发生,减轻盐渍危害。
地膜覆盖后,中午可使植株中、下部叶片多得到12-14%的反射光 ,比露地增加3-4倍的光量,因而可以使树干下部的苹果着色好,花卉的花朵鲜艳 ,菸叶的成色好。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增加13.5-46.8%,叶绿素的含量增加5%左右,更可以使中 、下部叶片的衰老期推迟,促进干物质积累 ,故可提高产量。
地膜与地表之间在晴天高温时,经常出现50℃左右的高温,致使草芽及杂草枯死 。在盖膜前后配合使用除草剂,更可防止杂草丛生 ,可减去除草所占用的劳力。但是,覆膜质量差或不施除草剂也会造成草荒。覆盖地膜后由于植株生长健壮,可增强抗病性 ,减少发病率 。覆盖银灰色反光膜更有避蚜作用,可减少病毒病的传播危害。
但是地膜覆盖栽培中相应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多年覆盖地膜 ,残膜清除不净,造成土壤污染,由于盖膜后有机质分解快 ,作物利用率高,肥料补充的少,使土地肥力下降或因覆盖膜的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早熟不增产 ,甚至有减产现象。在旱沙地、贫瘠土地、重粘质土地上,不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因为旱沙地盖膜后土壤温度在中午时易产生高温,在干旱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反而会造成减产。在贫瘠土地上,覆盖膜后不便追肥 ,播种时施用基肥不足,覆盖也不能增产。重粘质土地在干旱时坷拉多,整地时难以耙碎 ,盖膜后很难与地面贴紧,刮大风时地膜容易吹破,刮跑 。因此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必须掌握一定条件才能达到早熟高产 、稳产的目的。
方式地膜覆盖的方式依当地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生产季节及栽培习惯不同而异。
平畦覆盖畦面平,有畦埂,畦宽1.00-1.65米 ,畦长依地块而定 。播种或定植前将地膜平铺畦面,四周用土压紧。或是短期内临时性覆盖。覆盖时省工、容易浇水,但浇水后易造成畦面淤泥污染。覆盖初期有增温作用 ,随着污染的加重,到后期又有降温作用 。一般多用于种植葱头 、大蒜以及高秧支架的蔬菜,小麦、棉花等农作物、果林苗木扦插也采用。
高垄覆盖畦而呈垄状,垄底宽50-85厘米 ,垄面宽30-50厘米,垄高10-15厘米。地膜覆盖于垄面上 。垄距50-70厘米。每垄种植单行或双行甘蓝 、莴笋、甜椒、花椰菜等。高垄覆盖受光较好,地温容易升高 ,也便于浇水,但旱区垄高不宜超过10厘米 。
高畦覆盖畦面为平顶,高出地平面10-15厘米 ,畦宽1.00-1.65米。地膜平铺在高畦的面上。一般种植高秧支架的蔬菜,如瓜类 、豆类、茄果类以及粮、棉作物 。高畦高温增温效果较好,但畦中心易发生干旱。
沟畦覆盖将畦做成50厘米左右宽的沟 ,沟深15-20厘米,把育成的苗定植在沟内,然后在沟上覆盖地膜 ,当幼苗生长顶着地膜时,在苗的顶部将地膜割成十字,称为割口放风。晚霜过后,苗自破口处伸出膜外生长 ,待苗长高时再把地膜划破,使其落地,覆盖于根部 。俗称先盖天 ,后盖地。如此可提早定植7-10天。保护幼苗不受晚霜危害。既起著保苗,又起著护根的作用,而达到早熟 、增产增加收益的效果 。早春可提早定植甘蓝、花椰菜、莴笋 、菜豆、甜椒、番茄、黄瓜等蔬菜 ,也可提早播种西瓜 、甜瓜等瓜类及粮食等作物。
沟种坡覆在地面上开出深40厘米,上宽60-80厘米的坡形沟,两沟相距2-5米(甜瓜为2米 ,西瓜为5米),两沟间的地面呈垄圆形。沟内两侧随坡覆70-75厘米的地膜,在沟两侧的地面呈垄圆形 。沟内两侧随坡覆70-75厘米的地膜 ,在沟两侧种植瓜类。
穴坑覆盖在平畦、高畦或高垄的畦面上用打眼器打成穴坑,穴深10厘米左右,直径10-15厘米,空内播种或定植作物 ,株行距按作物要求而定然后在穴顶上覆盖地膜,等苗顶膜后割口放风。可种植马铃薯等作物 。
形式1.适合栽培黄瓜、青椒 、番茄、茄子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将幅90--100厘米、厚0.01-0.008毫米的地膜平铺在高畦畦面上,地膜的两侧埋压在畦顶向下的2/3-3/4处。高畦的规格是:畦底宽100-110厘米 ,畦面宽80-85厘米,畦高10-15厘米,畦沟宽30--40厘米。做畦时 ,畦心应略高,以利于铺膜严密 。
2.适合栽培圆葱,甘蓝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平畦宽100-110厘米 ,畦长可根据地块自定。定植前可将地膜平铺在畦面,四周用土压实。这种形式比高畦省工,但灌水时容易污染畦面 ,提高地温不明显 。
3.适合栽培青椒 、甘蓝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大垅的规格是,垅底宽73厘米,垅面宽40厘米,垅高17厘米。将地膜覆盖在垅面上 ,每垅定植双行或3行。
4.适合栽培大架芸豆的覆盖形式垅底宽53厘米,垅面宽33厘米,垅高16厘米。将地膜覆盖在垅面上 。
5.适合春小白菜、水萝卜、反根菜的覆盖形式在早春小白菜 、水萝卜播种后 ,或老根菠菜、韭菜等宿根菜返青前,将地膜短期覆盖在畦面上,可促其生长 ,提早上市。
6.适合栽培青椒、黄瓜 、甘蓝、番茄、芸豆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在高畦畦面上做成宽40-50厘米,深15-20厘米的沟,将菜苗定植(或直接播种)在沟内 ,然后覆盖地膜。缓苗后(出苗后)把植株顶部的地膜扎眼或割口放风,晚霜过后将苗引出膜外 。这种形式可在本地晚霜前提早定植。
7.适合栽培土豆的覆盖形式在高畦畦面或大垅垅面上,用打眼器按株行距打15厘米深的定植孔 ,将种子或者菜苗播种或者定植在孔内,然后覆盖地膜,出苗或缓苗后扎眼放风。
8.适合栽培青椒、黄瓜 、茄子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将大垅破成双垅,将种子或者菜苗播种或定植在双垅的内帮上 ,然后覆盖地膜 。使种子或菜苗在两垅之间的空间中生长一段时间。晚霜过后将苗引出膜外。
水稻地膜 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冷浸烂泥田、高岗望天田和缺水田的水稻产量,而且对解决我国水资源比较缺乏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膜水稻技术平均亩增产100千克以上,亩节水100~400方 ,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发展前景。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水稻覆膜插秧湿润栽培技术和水稻覆膜穴播湿种技术。水稻覆膜插秧湿润栽培技术适宜在南方的高寒田、冷浸田 、旱岗田和缺水田推广套用,水稻覆膜穴播湿种技术适宜在北方降水量较少,水资源和热资源较贫乏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套用 。
操作规程(1)水稻覆膜插秧湿润栽培技术
选种旱育秧选择生育期比当地常规栽培稍长的良种 ,进行旱育秧。
选田整田选择高寒田、冷浸田、旱岗田和缺水田效果最佳,整田要达到田平泥融。在大田整平退水后 、作厢前,重施底肥 ,多施缓效肥。
作厢覆膜开好"三沟",即深起围沟,开好腰沟 ,浅开厢沟 。"三沟"开好后,平整厢面,然后以滚动膜捆的办法覆膜。
规格插秧首先按株行距在木板上钉上木钉制作"打孔器",在膜上打孔播种 ,照孔插秧,插秧时间比当地常规提早10天左右。插秧完毕,清沟通水 ,使膜面有一层薄水 。
菸草栽培技术 技术菸草地膜覆盖栽培分膜下栽培和膜上栽培两种 。
操作规程整地起垄施肥。在烟稻轮作的地区,菸叶在3月中旬要栽完,必须在2月以前抓住有利天气整地起垄施好肥料 。起垄后施除草剂 ,再打穴施穴肥,把表土打碎以便盖膜。
盖膜。土壤表面一定要湿润,持水量达到80%时才能盖膜 。否则 ,不能盖膜。盖膜时要紧贴厢面,绷紧拉直,四周用泥土压紧 ,以风刮不动为宜。
栽烟 。膜下栽培,如果在栽烟前盖好膜,在栽烟时揭开一边膜,把苗栽好后 ,浇压蔸水,再盖好膜。在栽烟前没有盖膜,在栽烟后立即盖好膜。如果是膜上栽培 ,在厢面上打穴处开一个小孔,把烟苗栽入穴内,浇压蔸水肥后 ,用泥土把膜口压好。
查苗补蔸 。在栽后7天内,查看烟田,发现死苗及时补蔸。
开孔提苗。膜下栽培的烟苗 ,当叶片长到顶住地膜时,必须及时开孔,或膜内温度超过30℃以上时 ,及时开孔,使烟苗叶片露于膜面上,用泥土把扎口压好 。否则,会烧坏烟苗。
揭膜。当烟苗盖膜40天左右 ,或长至团棵期,必须及时揭膜 。残膜一定要揭干净,集中处理 ,不能到处乱扔 。
中国现有常用节水灌溉方法包括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 、渗灌和滴灌等,均为人为控制灌溉时机和灌水量,属于“被动式”灌溉模式。
渠道防渗
渠道输水是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 。
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 ,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 ,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 。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根据所使用的材料 ,渠道防渗可分为:①三合土护面防渗;②砌石(卵石 、块石、片石)防渗;③混凝土防渗;④塑料薄膜防渗(内衬薄膜后再用土料、混凝土或石料护面)等。
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发达国家的灌溉输水已大量采用管道 。目前我国北方井灌区的管道输水推广应用也较快。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及金属管等。管道输水与渠道输水相比,具有输水迅速 、节水、省地、增产等优点,其效益为: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3%;增产幅度10% 。目前 ,如采用低压塑料管道输水,不计水源工程建设投资(以下同),亩投资为100元—150元。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管道输水。但是 ,管道输水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而要真正做到高效用水,还应配套喷 、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 。目前尚无力配套喷、滴灌设备的地方 ,对管道布设及管材承压能力等应考虑今后发展喷、滴灌的要求,以避免造成浪费。
喷灌
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 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 ,对作物进行灌溉。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 、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 。喷灌的主要优点如下:(1)节水效果显著,水的利用率可达80%。一般情况下 ,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1m3水可以当2m3水用。(2)作物增产幅度大,一般可达20%—40% 。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毛渠、田间灌水沟及畦埂,增加了15%—20%的播种面积;灌水均匀 ,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 、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3)大大减少了田间渠系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4)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增加了农民收入。(5)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 。(6)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 、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1)移动管道式喷灌通常将输水主干管固定埋设在地下 ,田间支管和喷头可拆装搬移、周转使用,因而降低了投资 。北京市顺义县全县数万亩粮田均采用这种灌溉形式。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移动式管道喷灌除了具有一般喷灌省水 、增产、省工、减轻农民负担和有利于农业机械化 、产业化、现代化等优点以外,还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投资低、对田块大小和形状适应性强、一户或联户均可使用等优点 ,是目前较适合我国国情 、可以大力推广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可适用于大田作物、蔬菜等,亩投资为200元一250元。
(2)固定管道式喷灌 固定管道式喷灌是将管道、喷头安装在田间固定不动 , 其灌溉效率高,管理简便,适用于蔬菜 、果树以及经济作物灌溉 。但是投资较高(亩投资一般在1000元左右) ,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3)中心支轴式与平移式大型喷灌机只能在预定范围内行走,行走区域内不能有高大障碍物,土地要求较平整。其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型农场或规模经营程度较高的农田 。使用国产设备 ,每亩投资为300元-400元。
(4)卷盘式喷灌机 靠管内动水压力驱动行走作业, 与中心支轴式及平移式的大型喷灌机相比,具有机动灵活、适应大小田块、亩设备投资低等优点。 目前进口设备每亩投资为;50元左右 , 设备国产化后可进一步降低投资, 这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有发展前景的喷灌形式, 可适用于大田作物 、蔬菜等 。卷盘式喷灌机有喷枪式和析架式两种 , 后者具有雾化好、耗能低的优点。轻小型机组式喷灌,可以手抬或装在手推车或拖拉机上,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价格较低等优点 ,通常用于较小地块的抗旱喷灌。每亩投资为100元-200元。
微喷
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 。这是利用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可增产30%以上 , 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可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国产设备亩投资一般在500元-800元 。主要应用于果树、经济作物、花卉 、草坪、温室大棚等灌溉。
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 。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 ,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 、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 ,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目前,国产设备已基本过关,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发展滴灌。
接管道的固定程度 , 滴灌可分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固定式滴灌,其各级管道和滴头的位置在灌溉季节是固定的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省工 、省时, 灌水效果好。国产设备亩投资约为700元(果树)-1400元(大棚蔬菜)。半固定式滴灌 , 其干、支管固定, 毛管由人工移动。亩投资为500元-700元 。移动式滴灌,其干、支、毛管均由人工移动 ,设备简单,较半固定式滴灌节省投资,但用工较多。亩投资为2m元一500元。
覆膜灌
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 ,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 。采用膜上灌 ,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 ,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 ,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
痕灌
2013年2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对外发布消息 ,学校痕量灌溉研究中心历时10多年研发出“痕量灌溉”技术,一举打破农作物“被动式补水 ”传统灌溉模式,改由农作物自主吸水 、按需吸水。
“痕灌”是受化学上微量元素与痕量元素概念启发而取名,主要指能在超微流量向作物长久供水 ,痕灌单位时间的出水量可达到滴灌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
痕灌技术的核心节水部件是痕灌控水头,由具有良好导水性能的毛细管束和具有过滤功能的痕灌膜组成,控水头埋在作物根系附近 ,毛细管束一端与充满水的管道相连,另一端与土壤的毛细管相连,感知土壤水势的变化 。作物吸水导致根系周围的水势降低 ,即发出需水信号,控水头内的水不断以毛细管水的形式流向根系周围,直至作物停止吸水;控水头内的痕灌膜可防止毛细管束因杂质而堵塞 ,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工作。[2] 多年田间试验表明,痕灌比滴灌节水50%左右,即使在滴灌无法使用的地区也可推广应用。
痕量灌溉应用前景广阔 。痕灌节水技术能耗更少 ,节水更多。尤其是能够突破在常规节水灌溉很少涉及的荒漠化治理、矿山修复、城市绿化等领域的发展,能为解决粮食安全 、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危机作出贡献。水利部等有关部委已表示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此项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大田试验,不断积累经验 ,逐步完善技术,使之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于“临沂苍山的大蒜应用什么样地膜最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瑞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rich.com.cn/cshi/202507-959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瑞骐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临沂苍山的大蒜应用什么样地膜最好-》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瑞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临沂苍山的大蒜应用什么样地膜最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临沂苍山的大蒜应用什么样地膜最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