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其王昭君二首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其王昭君二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原文:
王昭君二首
——李白〔唐代〕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 ,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 ,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译文:
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
一日出嫁 ,登上玉关道,天涯一去不复归。
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明妃西嫁 ,没有回归之日 。
燕支山天地冻寒,好将雪花当作鲜花,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
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 ,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使人悲叹。
王昭君拍拂着玉鞍,上马后啼哭污染面颊红装 。
今日汉朝宫人 ,明天就成为胡人的妻妾。
注释:
这两首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歌是中国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乐 。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 、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 ,执节者歌。 ”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 。
秦地:指原秦国所辖的地域。此处指长安。
明妃: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 ,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 。
玉关:即玉门关。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唐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二首·其一》) 。
燕支:指燕支山 ,汉初以前曾为匈奴所据。山上生长一种燕支草,匈奴女子用来化妆,故名。
蛾眉:细长而弯的眉毛 ,多指美女 。胡沙: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
枉图画: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 ,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 。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 ,无缘面君。
青冢:即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 。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赏析:
汉朝宫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的故事 ,因为故事精彩、寓意丰富,自汉代以来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 ,也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经久不衰的一个创作题材。千百年来,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而且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诗歌、小说 、戏剧也多得数不清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 ,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公元752、753年(唐天宝十一、二年)间,李白继幽州之行又有一次漠北之行,他离开幽州南下魏郡又沿太行北上,入河东道 ,至云中郡,而后北行至单于都护府凭吊昭君墓,写下《王昭君二首》。因为对于昭君出塞 ,李白满怀惋惜之情,所以诗歌通篇都弥漫着一种伤怀 、伤感的气氛 。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用一个“月 ”字,来烘托昭君远嫁匈奴的伤感主题:中原汉家的月亮 ,那光华跟随着远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门关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回归。“月”在这里既代表家乡的月亮 ,也代表故乡、故国 。然而一个小小的玉门关,竟会把这一切无情阻隔。回望家乡那轮圆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 ,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不能不让人平添几分惆怅。
接着诗人又以“月”字发出忧伤的慨叹:汉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会从东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却是一去不返。这种别离 ,让诗人既感到无奈,又感到无望,所以更加重了忧伤的思绪 。诗人又提到了燕支山 ,在诗人看来,匈奴那里的燕支山,终年酷寒 ,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诗人想象 ,昭君嫁到匈奴,就连曾经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 ,埋没在黄沙滚滚的塞外。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却是汉代后宫的画师,昭君她生前没有黄金送给后宫的画师,死后也只留下一座青冢 ,令后人凭吊,扼腕叹息。
关于“枉图画 ”,有一个传说 ,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 。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 ,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 ,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君 。把昭君所谓的“悲剧”和宫廷画师相联系,尽管有些牵强 ,却更能加深悲伤的主题。
第二首诗写昭君拂净了马鞍,流着眼泪上马向西而去。“今日”还是汉朝的宫里人,“明朝 ”就是匈奴单于的妻妾了 。按照丁启阵先生的说法,当诗人到写第二首时 ,似乎情无以堪,只能勉强完成一首五言绝句,不同于第一首的五联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 ,历来都被人写作多种主题。李白的这两首诗尽管走的是悲悯伤情路线,读来仍然让人伤怀、感动 。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
关于“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其王昭君二首”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瑞骐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z-rich.com.cn/cshi/202507-943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瑞骐号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其王昭君二首》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瑞骐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其王昭君二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其王昭君二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